▲ 大理古城方圆五平方公里左右,里面的街道很多的。但从旅游的角度看,也只有几条街道比较热闹,是游客集中的地方,也是看大理古城比较有特征的地方,包括文献路、人民路、博爱路、复兴路、玉洱路、护国路(洋人街)、红龙井、三月街等。
▲ 大理五华楼在古时是官方聚会宴请贵宾的地方,高五层,可容万人站立。但在历史上五华楼几次焚毁又几次重建,走过千年沧桑。现代的五华楼是1998年重建的,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,下面的一层为台座,上面的三层为楼。五华楼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▲ 古城不得不去的酒吧 ,大口渴酒,在大理酒吧是最合适不过了,顺便再享受一下小情小调,结识两个萍水相适的朋友,畅听歌手的现场助兴。这里是英雄美人的最爱,掌柜的都是退隐江湖的同道中人。
▲ 三道茶也称三般茶,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,属茶文化范畴。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,以其独特的“头苦、二甜、三回味”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。
▲ “洱海的女儿”铸铜雕塑。这是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,矫健而飘逸
▲ 福星广场上的汉白玉观音雕像。该像共269块汉白玉构成,观音像的两台基座分别高2米和1.2米,人像高14.36米,系目前世上最 高的一尊汉白观音雕像。这尊观音史称“阿嵯耶观音”,是梵语“阿遮利耶”的译音,国际学术界称之为“云南福星”,其意为“轨范正行,可矫正弟 子行为,为其轨则,师范高憎的敬称”。
▲ 在大理的日子是避开城市喧嚣的慢生活,没有小资情调,没有喧闹,一切都如实实在在的过日子般流淌而过,双廊边上的休闲椅,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而且舒适
▲ 赶海、捕鱼是洱海周边大理白族渔民的主要生活方式,每天黄昏,男人们划船出海了,他们把网撒到洱海里,然后划着小船悠悠地回家吃晚饭。第二天一早,他们又趁着黎明的微光去收网——大鱼扔进竹篓,小鱼放回洱海。太阳升起时,他们已满载而归,摇着橹回到镇上!如此平凡的生活……
▲ 洱海小普陀在洱海东部海中的一个小岛上,小普陀岛可以说是“袖珍小岛”,周长只有200多米,小普陀岛虽然小,但名气很大,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。在小普陀上看苍山洱海,仿佛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银盘之中,心胸格外开阔。小普陀岛是洱海里风光明媚的景点,小普陀岛也是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