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南山寺第一代主持普济和尚的墓塔,塔基为四方型,塔下须弥座为八角形,全嗒布满雕刻,有小佛像一百余尊,圆形塔肚上,刻着一部《般若心经》,因普济和尚自称是弥勒佛转世,所以在塔肚东南西北四面拱门內刻有弥勒佛像。同时塔上还刻有普济和尚少年,青年,中年和老年时代的图像。
西院是一个小四合院,也是文殊院,內有文殊殿。
西院也有一座石塔,用青石料修筑,规模比普济塔略小,这是南山寺第二代住持岫净文公的墓塔。塔身上承托着仿木结构的阑额,椽,沟滴,瓦垅,六角檐脊构成的塔檐,之上为七级相轮,饰有云纹的华盖和宝珠的石雕砌塑的墓塔。
我用半天时间仔细观察龙泉寺的一房一瓦,一树枝,甚至一盏烛火,感悟到“多少人来看明月,谁知倒被明月看”的玄机,体会到了“住山未必知山好,却是行人得细看”的画面和景致。原来想驾车离去,得知这里还有一神泉,决定去神泉喝上一口神水。
山泉在龙泉寺东侧的沟凹里,泉水清如玉 液,称为龙泉。
传说,昔有九条龙作恶,文殊菩萨施佛法把它们压在了山下,在清澈的泉水底部还可以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,龙泉寺因此而得名。
龙泉寺地处中台脚下,由九道山岭拱抱,从山形地貌看去,象有九条龙齐头并身会于一起饮于“龙泉”。
我到达时,正有游客饮用泉水并装满水箱,带回家去,等他们取完后,我也喝了几口泉水,取一些带回宾馆泡茶饮用,沾沾福气。
离开龙泉寺,驾车返回台怀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