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的世外桃源--琼库什台


资料:
    琼库什台村位于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,是一个有300多户、1700多人的牧业村,村内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,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。
    2019年7月28日,琼库什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。
在之前,琼库什台应该说是一个古朴的村落。
走过开满鲜花的路上
琼库什台--一个300多户、1700多人的牧业村,该村的建筑多为木结构。
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一个木构建筑群,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目前还保留着很多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具有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。
夏季是旅游旺季,村外的停车场停满了全国各地的车辆。
琼库什台村几乎所有的民房都是木建筑,有的房子是由整根原木搭的,有的房子是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,通过掏、榫、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。
村庄四面环山,房屋依水而建,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村庄。
可能是近年来慢慢火起来的原因,村里的现在设施多了起来,广 告牌、霓虹灯、电线杆、大个的塑料垃圾桶、五颜六色的各种帐篷,人声鼎沸......纯净古朴的村庄已经不在了。说实话,我不喜欢村庄现在的样子了。
-------分页-------

在棚圈部分甚至连树皮都没有剥离。建筑的平面、立面和细部处理、建筑技术和施工技艺等保持着建筑文化的印迹,历史信息丰富,具有较强的原真性。
村落中大量的民居保存完好,部分民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从琼库什台村以木构建筑作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居住建筑看,这无疑是牧民们从流动性居住方式向永久性居住方式的演变。
    游人如织
    奔流不息的乌孙河
    古朴与时尚
林中靓影
岸边沉思的小姑娘
小姑娘的杰作
哈萨克老人和马
斑驳的石头
典型的哈萨克民居
喜欢早上曼 妙的光线
路边的毡房,欧洲风光有没有?
特别喜欢这张
晨光里悠闲的马儿
-------分页-------

此时此刻,想化作一匹马儿,悠闲地甩着尾巴,安静地吃着草儿
长草的房子
特色民居
炊烟袅袅

-------分页-------
此时此刻,愿意化作一匹马儿,醉美在草原晨曦里
膘肥体壮的伊犁马
与传统格格不入的现在建筑尤其扎眼
慢慢开过,不忍心打扰吃草的牛羊
风光永远在路上
从昭苏出发到村里,导航显示140公里左右,但是时间需要7-8个小时,一方边是路上限速比较多,比较低;另一个方边是需要翻越3次天山,山路个别地方也不好走。
三次翻越天山
“泾渭分明”的河水,一段是白色的,另一段是蓝色的。
-------分页-------

神奇的牛奶河,天山脚下的这条河很神奇,白色的,牛奶般,我开始和孩子开玩笑说这叫牛奶河,后来得知当地人叫马奶河仿佛一条白龙沿着天山流淌。。。
洁白的河水,应该是河水中含有某种矿物质吧
河谷地带
新疆的草原真的很美
进村的车
早起

-------分页-------
  离开,意味着新的出发。。。
关于琼库什台村的几点提示:一、这个村旺季人比较多,村里已经有些过度开发了,这种感觉不太好。二、村里的住宿比较贵,条件也很一般,吃的也很贵,如果住村里的话,提前联系好住宿。三、个人觉得可以不住村里,快到村里的几十公里附近有很多牧家乐,这些地方比较安静,风光更好。四、进出村的路需要三次翻山,除了个别地方是土路,多数是硬化路,比较好走,一般轿车行走都没有问题。五、相比琼库什台村,我更喜欢路上的风光。火的过头的琼库什台村,已经失去原有的纯真了,我宁愿这个小山村永远安静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