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中国博物馆之乡----四川安仁古镇
安仁古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,距成都41公里、安仁古镇历史悠久,隶属于剑南道邛州,据《太平寰宇记》载由“取仁者安仁之意”而得名,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,因古为“安仁”县治,故得名。
安仁人文荟萃,是著名抗 日将领刘湘、起义将领刘文辉等一大批民 国时期军政要员的故乡,刘氏庄园是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,风格中西式样结合,庄重、典雅、大方的各式院落,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,号称“川西建筑文化精品”;庄园由近代四川大官僚地主刘文彩及其兄弟陆续修建的五座公 馆(刘文渊、刘文昭、刘文成、刘文彩、刘文辉)和刘氏家族的一处祖居构成,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,占地总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2.1万余平方米,房屋共545间,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。整个庄园建筑群始建于清末,历经几次大规模的兴建和扩建,至民 国末年形成现在规模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刘文彩公 馆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,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,山墙压顶,重门深巷,迂回曲折,宛若迷宫,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。
该公 馆始建于1938年,于1942年竣工,占地40余亩,占地总面积23822平方米,建筑面积8626平方米,天井27个,房屋200间,是由两个大门组成的连体公 馆,各有三进院落和花园、网球场等,还有望月亭、戏台、金库等。新公 馆既有封建豪门府邸的特点,又兼取西方城堡建筑的某些形式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,是四川西部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近现代建筑,在视觉上向人们展示了近代中国高质量的建筑和装饰艺术。门额上是藏文,大意是“权力集中点的王宫”。
刘文辉旧居陈列馆,共有三个院落,收藏了刘文辉生前物品,将刘文辉的少年、青年、主政西康、抗战、起义等历程以院落分布的形式展现。
-------分页-------
刘文辉(1895-1976),字自乾,安仁镇人,爱国起义将领。曾任国民革命军24军军长、四川省省主席、西康省省主席,陆军二级上将。1949年12月起义后,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 主席、中 央人民政府林业部部长。
走进刘氏庄园内部,可见一个个四合院院落,为典型的川西坝子建筑风格,
-------分页-------
刘文彩一共娶了5个老婆,生育有10个子女,其中3个女儿,大女儿早年间病逝。小姐住房内的布局基本上保持了原貌,手拉式床帘、椭圆形的镜子、朱红色的实木地板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,可见当时她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细腻享受。
寿堂中供奉着刘氏家族的灵位。据介绍:灵位之上有100种不同字体的寿字,有长命百岁的意思,现实中刘文彩仅活了62岁。
刘文彩的卧室,房屋中摆放着一张金碧辉煌的大龙床,这张大龙床足足占了9平方米,似乎将整个房间全部占完,据说大龙床是刘文彩当年用3万斤大米制作的,尽显奢华。
-------分页-------
-------分页-------
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。创作于1965年610月,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。
-------分页-------
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,在现场构思创作,共塑7组群像:交租、验租、风谷、过斗、算账、逼租、反抗。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──收租的全过程,共塑造114个真人 大小的人物。
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,生动、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、年龄和个性的形象,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。
小姐楼位于收租院北侧,这里是刘文彩的女儿们生活起居的地方,被称为“绣楼”,深藏于大院中的小院落之中,大门口楼牌上题写有“祥呈五福”四字,并在顶端砖雕有一枝白色的牡丹,寓意雍容华贵,除此之外大门两侧朱红色的立柱格外惹眼,具体有什么寓意不得而知,估计是在说明这里是女儿所处的院落吧。
-------分页-------